卫计委首批自愿戒毒机构

什么是摇头丸?

来源: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温馨提示: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和时间,您可添加微信:jnyd999直接与医生一对一沟通(网约 免专家挂号费免排队,全程100%隐私保护

 
(本视频来源于互联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摇头丸的化学名称是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ethylene dioxy methamphetamine),英文缩写为 MDMA。由于吸毒者食用 MDMA 后,大脑皮层受到了药物的控制,在没有音乐的时候,头会轻微地晃动,有一种疲惫、欲睡的感觉。但当服用者受到音乐的刺激时,就会随着音乐的节拍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疯狂地摇头,音乐节奏越强烈,头晃动得越厉害,感觉越舒服,故此被服用者称之为“摇头丸”。MDMA的兴奋致幻作用使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曾有案例报道,服用 MDMA 者不能自控地摇头,甚至摇断了脖子。摇头丸这个名称很形象地表达了 MDMA 类药物的兴奋致幻作用。

  广义的摇头丸为地下毒品加工厂生产,在毒品市场中非法买卖、流通,主要在娱乐场所中使用的含有苯丙胺类兴奋剂成分,外观为各种颜色、各种图案、各种形状的片剂、丸剂、胶囊的总称。据统计,全世界被查获的这类药物的片剂形状和图案已达至少数百种。

单击关闭预览

  摇头丸是苯丙胺类兴奋剂,有明显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极度兴奋,摇头不止,行为失控,思想偏执,极易引起危害社会的行为发生;在药效消失后会感到疲惫不堪、全身无力、精力不济,为恢复精力,只好继续服用,但服用几次之后,就会感到困惑、抑郁、焦虑,出现人格障碍、妄想等状态,甚至有精神病性发作,从而更加渴望摇头丸。

  吸食摇头丸后的身体效应从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症状到恶心高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横纹肌溶解,肾衰竭及致命的肝脏毒性。即使是中等剂量摇头丸也会产生严重的体温升高、心血管功能障碍、黄疸及抽搐。如果大剂量服用,会造成人体肌肉协调能力降低和人体的震颤。怀孕妇女服用后会导致染色体的破坏和婴儿的先天性缺陷。严重中毒者可发生脱水、突发性心脏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坏死等。

  服用摇头丸一段时间后会给服用者在心理上造成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心理混乱、恐慌、抑郁、失眠、焦虑、神经错乱、精力分散、动作不协调等。长期使用摇头丸,引起的慢性中毒导致的精神障碍包括:分裂型精神病、自杀倾向、自我感消失和环境失真感、幻觉、惊恐发作、认知障碍(如记忆缺失)等。与其它毒品一样,服用摇头丸同样也能够引起心理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在平时并没有什么表现。
>点击专家在线了解戒毒的流程,详细了解戒毒的注意事项
    但是当服用者处在迪厅等那些特定的场合时,相似的场合就会激起他们服用的欲望,一些人在服用摇头丸后,会因为无法控制自己而发生攻击他人的行为,引发各种刑事案件的发生。社会上有摇头丸成瘾性小的传言,而实际上,摇头丸同海洛因、鸦片等阿片类毒品一样,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表现在滥用后容易上瘾,且依赖性强不易脱毒,半年内复吸率仍高达95%以上。

单击关闭预览

   研究显示,摇头丸的主体成分可以促进多巴胺末梢多巴胺的释放并抑制其再摄取,并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提高细胞间隙多巴胺浓度,激活体内奖赏通路,进而产生药物成瘾。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corticolimbic Dopaminergic system,MLDS)作为为大脑的奖赏和强化中心,同时参与成瘾性药物的奖赏刺激。

  研究显示,苯丙胺类兴奋剂引起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可能有:①脑萎缩,包括侧脑室扩大、脑沟加深、脑回变窄、灰质减少; ②通过引起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调节适应,而造成突触连接的代谢性重构,阻断海马和伏核的长期激活和抑制机制; ③血管收缩,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

  摇头丸危害重重,远离其才是对自己负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 戒瘾科医疗团队

    远大戒瘾科医生,提倡“脱毒快、戒心瘾”理念

  • 神经科医疗团队

    远大神经科医生,提倡“检测精细、诊疗确切”理念

  • 精神科医疗团队

    远大精神科医生,提倡“治根源、恢复快”理念

备案号@鲁ICP备16020344号-1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